“同学们要将自身发展置于时代与国家发展的大潮中,全面领会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特质和要求,爱祖国、学文化、练技能、强身心、会共处,努力成为肩负使命、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。”9月20日,yl23455永利10大党委书记李达以“融入时代洪流,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”为题,为全校学生讲授“开学第一课”,和学生一起探讨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新命题、新要求、新使命。
近年来,该校聚焦职业教育类型特征,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地位,不断加强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积极推进“三教”改革,着力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,全面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,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酒店管理类办学新路径。
产教融合、书证融通,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“铺底”
车依迅是学校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。毕业后,她成为青岛市知名双语主持人,多次主持省、市级重点项目,并创立个人播音主持学校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。谈起自己的经历,她认为,学校实施的“现代学徒制”和书证融通模式,让她掌握了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。
产教融合、书证融通是职业教育的独有特性,也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“底色”。学校持续加强“现代学徒制”试点项目建设,校企共同制定配套文件,印发实施方案,分步全面推行“现代学徒制”。同时,制定建立了“项目引领、平台支撑”合作研究机制,创建了“标准贯通、多维融合”书证融通模式,使学生的技术技能底子扎实,创新创业意识浓厚,毕业后很快便能融入区域经济、社会发展大环境之中。
“‘底色’越浓,人才就越有竞争力。”李达介绍说,学校积极推动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,以酒店管理国家“双高”专业群建设为引领,持续开展专业整改,牵头进行了民宿管理与运营、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两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教学标准修(制)订工作。同时,大力推动专业智慧化、数字化转型升级,启动首批专业数字化改造项目,推动专业(群)全面转型升级和教育生态系统、思维模式、知识体系、教育能力、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变革,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打下了基础、创造了条件。
“三教”改革、“课堂革命”,引领课程建设
9月19—22日,在2023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现场,学校文旅学院121名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,参与了布展、展商报到、观众注册、现场管理及咨询、新媒体营销、满意度调查等展览会全过程,全方位、多角度将专业知识与展会岗位职责融会贯通,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匹配度和适应性。
这是文旅学院实施“三教”改革,将课堂搬进展览会现场,推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一项举措。近年来,学校扎实推动“三教”改革落地实施,构建了“双元结构教师小组”模式,探索专业理论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的合作教学。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过程管理,推动课堂教学走进现场、融入情境,推动将“课堂革命”落实到课堂教学创新行动中,助力课堂教学与行业、企业的深度融合,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更具适应性、咬合力。
学校将课程提质培优综合改革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构建了具有酒店管理特色、多元丰富的课程资源。“通过打造新型评价考核工具,建立和完善过程评价制度,形成课程开发、课程实施、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新准绳。”李达介绍说,学校教师团队先后获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、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,学校入选国家首批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。
素养课程、第二课堂,推进协同育人
“李书记的‘开学第一课’,激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、练就过硬本领、涵养健康身心,从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放飞更绚烂的梦想。”听了李达的“开学第一课”后,学生刘欣茹高兴地说。
学校基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,以全面发展、促进就业为导向,以提升人才综合素养为目标,组织开展了人文素质讲座、职业素养讲座等系列品牌活动。作为“素养课程”的重要一课,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参与、示范上课,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效应。
学校还构建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,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。以实习、实训课为载体,开展劳动教育,与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创新创业等一体化设计,细化劳动教育课外学习内容和实践任务,对增强学生的劳动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。
学校注重加强顶层设计,分类整合第二课堂课外培养体系,设置思想成长、拓展讲座、文体活动、社会实践、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六大模块,将第二课堂体系纳入各专业(群)人才培养方案,对应不同模块的能力要求设置项目,实施学分制管理,学生选修课程库更加丰富。主动对接研究院所、行业协会、企业机构,共同参与岗位调研、项目开发、实施评价,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。整合志愿服务活动,协同推进社区服务、支教助残、公益环保、赛事服务等一体化运行,提升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。(李代玉)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djyb.com.cn/content/2023-11/12/0321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