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传统餐饮产业转型升级,烹饪技术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升级、标准化发展进程提速,数智厨电备受行业青睐,催生了大批烹饪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诉求,数智型烹饪人才培养迫在眉睫。青岛酒店管理职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找准产教融合的结合点和科教融汇的突破点,依托山东省科研创新平台“山东省高等学校智能烹饪新技术研发中心”,构建“四元融汇,数智烹饪工匠人才培养模式”,培养具备全面产业知识、高超技能水平、突出数智化素养、科学管理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“数智型”烹饪工匠人才。
一、资源融汇筑牢“共享共荣”基础池
一是聚焦产业发展,汇聚产教资源,整合优质资源要素,搭建产业链、教育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紧密衔接的资源基础池,切实促进产教深层次融合。二是汇聚“共同体”综合产业资源。学校加大产教融合力度,依据行业产业链分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,汇聚产业资源,追踪行业动态,适应行业发展需求。2023年,学校牵头成立“全国现代餐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,高校、企业、行业、科研机构等112家单位参与,实现了“数智设备资源+数字技术资源+学习实践资源+先进管理资源”等多元资源融汇,共享共荣,为“数智烹饪工匠”人才培养提供全链条的资源保障和支持。三是开发“新技术”数智研发资源。深化产学研合作,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,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,共建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,联合研发一批数智烹饪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,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、工艺改进、产品升级。学校加强与海尔、海信等头部企业的合作,以创新平台为载体,围绕青岛智能厨电产业开展科技合作、产学研创新、人才培养服务和就业培训,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供需匹配,赋能区域经济发展,服务地方特色产业。
二、师资融汇打通“多向赋能”保障链
一是烹饪职教名师、智能厨电企业领军人才、餐饮菜品研发专家多向赋能,为数智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。二是组建“双流动”特色师资团队。学校畅通柔性从教渠道,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校任教,推动企业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行业能工巧匠与职教名师双向流动,完善“固定岗+流动岗”的师资建设机制。“固定岗”职教名师制定教学计划并开展涉及理论原理、标准程序化内容的教学;“流动岗”企业名师负责技术创新、方案优化、质量控制、运营推广方面的指导,实现师资双向流动融汇。三是革新“工坊式”项目教学模式。发挥师资融汇优势,盘活大师名师资源,创建数智烹饪工坊,工坊师生共承、共研、共营真实项目。师生共同参与海尔、海信数智烹饪研发项目,优化烹饪曲线,创建数智菜谱,探索标准化-工程化-产业化三阶段连贯的“工坊式”教学生态,培养与企业需求“零距离”的数智人才。
三、科技融汇厘清“数智人才”培养线
一是数智烹饪科技融汇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,明确产业人才需求,厘清人才培养目标,扎实提升人才培养“含金量”。二是理顺“数智烹饪”产业人才需求。依循“数智烹饪新技术应用-数智烹饪新设备变革-数智烹饪新岗位标准-数智烹饪新人才需求”的逻辑,调研烹饪数智化领先区域、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和智能厨电制造商,梳理产业对学生能力结构的本质需求。三是锚定“进阶式”人才培养目标。构建“数智烹饪技术人员-数智烹饪研发师-数智型烹饪工匠”进阶式人才培养目标,精准对接“熟练运用数字技术与智能化设备操作”、“智能厨电工艺优化与数字菜谱研发”、“数智烹饪运营管理”三层专业核心能力。
四、创新融汇布局“数智烹饪”增长极
一是传统菜品技艺传承与数智烹饪创新融汇,老菜智做、新菜研发,预制菜标准化生产,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。二是设计“老菜品”数智烹饪模式,通过数字菜品开发、标准化加工生产和食品质量控制等技术,智做老菜,保护和传承经典菜品蕴含的饮食文化与地方风俗。三是提供“预制菜”数智解决方案,学校作为青岛市预制菜标准化研究院主要成员单位,致力于预制菜设计研发、加工工艺优化、行业标准制定和质量安全管控,开发出加工便捷、味型新颖、营养均衡、安全稳定的预制菜产品,推动烹饪产业数智化发展走向纵深。
目前,学校实施“数智烹饪”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,涵盖餐饮类4个专业,每年培养产业人才600余人,学生的技能水平、数智素养和就业优势已初步显现,为数智烹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,初步构建起“数智烹饪”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“青酒管”模式。
原文链接:http://edu.shandong.gov.cn/art/2024/1/12/art_11972_10328285.html